外语专业城市生源女大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踪

被引:4
作者
常春
孙昕霙
郭岩
钮文异
吕姿之
高源
机构
[1]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2] DepartmentofPerinatalMedicine
[3] RoyalWomen’sHospital
[4] TheUniversityofMelbourne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安全性行为; 同伴教育;
D O I
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02.12.003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评价在外语专业城市生源女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近期和中期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 ,干预组和内对照组来自同一所外国语大学 ,分别为 99人和 1 0 6人 ,外对照组 88人来自另外一所大学。对干预组实施同伴教育。结果 教育前 ,3组在艾滋病知识、安全性行为知识、自我效能及安全性行为意向方面基本上没有差异 ;教育后 1周 ,干预组各方面大幅提高或趋于正向 ,明显高于教育前 ,也明显高于内、外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到教育后 1年半 ,干预组各方面有所下降或维持教育后一定水平 ,内、外对照组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仍低于干预组 ,在知识方面的差异仍有显著性 ,其他方面没有显著性。结论 同伴教育适用于外语专业女大学生 ,提高了她们的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近期、中期效果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医科大学新生生殖健康问题的知识、态度、行为研究──性别因素应为制订生殖健康教育规划所考虑 [J].
于虹 ;
钱汉竹 ;
赵鹏飞 ;
顾世光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校医, 1998, (04) :241-245
[2]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和性态度现状分析 [J].
江剑平 ;
黄键 ;
黄浩 ;
林玮 .
中国学校卫生, 2001, (01) :11-12
[3]   同伴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
常春 ;
吕姿之 ;
钮文异 ;
孙昕霙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1)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