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8+HLA-DR+T淋巴细胞效应因子mRNA的表达

被引:7
作者
刘春燕
付蓉
王珺
梁勇
瞿文
阮二宝
王化泉
李丽娟
刘惠
王国锦
刘鸿
吴玉红
王晓明
宋嘉
邢莉民
关晶
王红蕾
张田
刘晓
邵宗鸿
机构
[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贫血,再生障碍性; 颗粒酶类; 肿瘤坏死因子类; 穿孔素; Fas配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56 [贫血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CD8+HLA-DR+T淋巴细胞效应因子水平,进一步探讨SAA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24例SAA初治患者及23名健康对照外周血CD8+HLA-DR+效应T细胞,半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分选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Fas配体(FasL)、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mRNA表达情况。结果 SAA初治组CD8+HLA-DR+效应T细胞的穿孔素、颗粒酶B、FasL、TNF-β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66±0.25、0.56±0.26、0.77±0.24、0.58±0.1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0.53±0.14、0.40±0.13、0.61±0.16、0.46±0.15,P=0.042、0.012、0.011、0.011)。结论 CD8+HLA-DR+效应T细胞可能通过穿孔素、颗粒酶B途径、Fas/FasL途径及TNF-β途径损伤SAA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在SAA免疫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40 / 124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亚群百分比及功能变化 [J].
李志赏 ;
邵宗鸿 ;
付蓉 ;
王珺 ;
李丽娟 ;
张田 ;
王化泉 ;
吴玉红 ;
阮二宝 ;
宋嘉 ;
瞿文 ;
刘鸿 ;
邢莉民 ;
王晓明 ;
梁勇 ;
关晶 ;
王国锦 .
中华医学杂志, 2011, (16)
[2]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 [J].
邵宗鸿 .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7, (03) :233-237
[3]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 科学出版社 , 张之南主编, 1998
[4]   Idiopathic neutropenia of childhood is associated with Fas/FasL expression [J].
Nadeau, Kari C. ;
Callejas, Angel ;
Wong, Wendy B. ;
Joh, Jae Won ;
Cohen, Harvey J. ;
Jeng, Michael R. .
CLINICAL IMMUNOLOGY, 2008, 129 (03) :438-447
[5]   Increase in activated CD8+T lymphocytes expressing perforin and granzyme B correlates with dise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J].
Blanco, P ;
Pitard, V ;
Viallard, JF ;
Taupin, JL ;
Pellegrin, JL ;
Moreau, JF .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2005, 52 (01)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