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被引:11
作者
徐友渔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副研究员
关键词
解构; 人类; 反基础主义; 后现代倾向; 当代中国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正> 西方后现代思潮最为喧嚣的场所不是在哲学领域,而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但其基本主张、基本特征归纳起来却是一些哲学口号或命题,如反表象主义、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西方文化中的浮士德传统,等等。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西方文化自古希腊以来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以人和世界的对立为前提。一边是主动的、理性的、有认识能力的人,一边是被动的、无生气的、等待人去发现和认识的自然。人类的文化活动,人类的精神产品,就是用心灵去反映、描画、表征外部世界。后现代主义者现在反其道而行之,认为不存在那样一个供人类表象的世界。人类发明出来的一切符号,并不是因为与那个世界的关系,并不是因为指称了世界上的某些事物才获得意义。它们的意义来自符号系统内部,即符号之间的关联。传统的心物二元论、心物对立观纯粹是一种神话。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4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