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旱田耕作对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累积影响初探

被引:20
作者
袁兆华
吕宪国
周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湿地; 土壤理化性质; 累积效应;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6.02.010
中图分类号
S28 [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试验站综合实验场,对不同耕作年限的湿地土壤(0~20 cm)进行环境累积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渐变,物理性质方面,土壤容重和比重逐渐增大,而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年减少;化学性质方面,土壤pH值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则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逐年降低。弃耕后土壤性质有所恢复。土壤性质在开垦初期变化较明显,而后逐渐变缓。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湿地过程与功能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吕宪国 .
科学中国人, 2005, (04) :28-29
[2]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张金波 ;
宋长春 .
土壤通报, 2004, (03) :371-373
[3]   三江平原土壤质量变化评价与分析 [J].
胡金明 ;
刘兴土 .
地理科学, 1999, (05) :417-421
[4]   突变论的辩证思想 [J].
苗东升 .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5, (03)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