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山花岗岩带中石榴子石、堇青石的成因研究

被引:9
作者
王庆权
王联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贵阳
关键词
花岗岩; 石榴子石; 堇青石; 广西;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1989.01.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花岗岩带中石榴子石富MgO而贫MnO,并且具正成分环带构造,证明是原岩残留晶;堇青石与残留包体中堇青石成分相似,均属镁堇青石,Na2O<0.33%,表明不是岩浆晶出矿物,而是岩浆源区残留晶。矿物谱学工作表明,堇青石中赋存原生CO2和H2O,某组成是矿物形成温度的灵敏指示剂;另一方面,由于挥发分的存在,“湿”堇青石畸变系数△不能反映硅铝有序度,而红外分裂指数能够及“干”堇青石△可能能够反映硅铝有序度。石榴子石-堇青石组合是理想的地质温压逸度计,它给出了大容山岩体及旧州岩体源区的T、P、fH2O和PH2O。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0+102 +1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大容山—十万大山岩带花岗质岩石特征及其成因和演化
    汪绍年
    [J]. 南方自然资源, 1984, (00) : 58 - 66
  • [2] 南岭花岗岩熔化实验的初步研究
    王联魁
    赵斌
    蔡元吉
    李统锦
    李维显
    [J]. 中国科学, 1979, (02) : 185 - 194
  • [3] Cordierite-garnet-H 2 O equilibrium: A geological thermometer, barometer and water fugacity indicator[J] . Jacques Martignole,Jean -Charles Sisi.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1 (1)
  • [4] Fe-Mg cordierite stability in high-grade pelitic rocks based on experimental, theoretical, and natural observations[J] . M. J. Holdaway,Sang Man Lee.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