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长江、钱塘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古地理与稻作的起源和分布
被引:12
作者
:
林承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林承坤
机构
:
[1]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来源
:
农业考古
|
1987年
/ 01期
关键词
:
三角洲;
河谷地貌;
古地理环境;
稻作;
红花套;
长江;
中下游;
之江;
钱塘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时期(距今7000年),本区古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与降雨量分别比今日高3—4℃与800毫米,姚江河谷平原又具有得天独厚的地貌、水文条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先民提供丰富的制造工具的原料,使姚江河姆渡遗址成为本区和我国与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地。马家滨时期(距今6900—4600年),古气候仍适于水稻生产,因水文与地貌的变化,使部分长江河谷、三角洲平原形成,促使水稻分布范围扩展。良渚时期(距今4600—3800年)古气候变得干凉,使水稻分布范围缩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