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合式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

被引:83
作者
彭华民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政策系
关键词
社会福利; 补缺型; 普惠型; 组合式普惠型;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1.10.003
中图分类号
C913.7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摘要
社会福利有两对重要的理念类型:补缺型和制度型;选择型和普惠型。前者以社会福利的政府责任为划分原则,后者以社会福利提供方式为划分原则。中国社会福利不是简单地从"补缺型"转型到"普惠型",而是应形成新的组合式普惠型社会福利,即普惠型福利为主,选择型福利为辅,适度普惠。组合式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是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定位原则,国家是社会福利提供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其他多元部门也担负着社会福利提供的次要责任,政府、市场、家庭、社区连接成为层次有别、功能互补、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满足社会成员福利需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福利观念的社会福利体系。社会成员既拥有接受社会福利的公民权利,同时也承担帮助他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普惠型社会福利是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之重大转型,应当分需要、分目标、分人群、分阶段逐步构建起组合式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中国特色福利制度的新阶段 [J].
景天魁 ;
毕天云 .
理论前沿, 2009, (11) :5-9
[4]   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 [J].
周晓虹 .
江海学刊, 2002, (02) :94-99+207
[5]  
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M].时正新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  
社会科学方法论.[M].[德]马克斯·韦伯 著.华夏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