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人的诉讼地位探析——兼评检察机关对法院的审判监督

被引:28
作者
陈卫东
刘计划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诉人; 诉讼地位; 当事人; 程序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已确定控辩式为刑事庭审方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伴随着庭审结构发生的变化,公诉人诉讼地位必须作出如下调整:转变为当事人一方,尊重与维护法官的裁判者权威;与被告人作为平等的诉讼主体出现在法庭审理中;与辩护律师之间的关系应当表现为平等武装理念下的对抗、合作关系;与被害人成为目标与利益一致的控方组合,并在这一组合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重塑公诉人诉讼地位的另一核心要旨在于摒弃法律监督观念,明确公诉人的当事人地位,实现“法律监督”职能的程序化回归。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J].
陈卫东 ;
刘计划 .
人民检察, 2003, (03) :57-62
[2]  
外国刑事诉讼法学[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以真主编, 2004
[3]  
刑事诉讼法[M]. -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思·罗科信(ClausRoxin)著, 2003
[4]  
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M]. -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陈卫东主编, 2002
[5]  
刑事诉讼法[M]. - 法律出版社 , (日)田口守一著, 2000
[6]  
刑事法评论[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主编, 2000
[7]  
海外司法改革的走向[M].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刘立宪, 2000
[8]  
刑事诉讼法学[M]. - 法律出版社 , 徐静村 主编, 1999
[9]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国枢主编, 1997
[10]  
犯罪被害人学[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郭建安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