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灾害视角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机理与方法——以辽河流域为例

被引:8
作者
王耕 [1 ,2 ]
高香玲 [2 ]
高红娟 [2 ]
丁晓静 [2 ]
王利 [1 ,2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2]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关键词
灾害视角; 生态安全; 评价机理; 方法; 辽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压力,频繁且类型众多的灾害构成对生态安全的现实或潜在的巨大威胁。目前人们主要针对确定性因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机理框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评价结果反映区域总体的安全状态。但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还包括不确定性生态隐患因素的影响;不仅关注生态安全的现时状态,而且还关注生态安全未来的发展趋势。生态安全是动态性的,其演变过程、趋势和风险更重要。生态安全是地域性的,具体地域需要具体分析。针对生态安全特点和P-S-R框架研究的不足,研究结合地理科学和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从灾害视角探讨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机理与方法:①根据评价对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状态-隐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②根据多目标决策乘法准则,提出状态-隐患耦合指数评价方法;③针对不同的安全影响要素空间递变特点以及数据的来源途径,探讨了"行政单元-动态格网"交互赋值技术;④以辽河流域为例,基于GIS网格技术进行了生态安全"可视化"空间差异评价。评价结果与实地考察基本一致,说明了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为制定区域生态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也为建设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511 / 352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J].
周平 ;
蒙吉军 .
生态学报, 2009, 29 (04) :2097-2106
[2]   北京郊区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与分析 [J].
万利 ;
陈佑启 ;
谭靖 ;
张洁瑕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2) :238-244
[3]   快速城市化区域生态安全的空间模糊综合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陈健飞 .
生态学报, 2008, (10) :4992-5001
[4]   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指数——以辽河流域为例 [J].
王耕 ;
吴伟 .
生态学报, 2008, (08) :3535-3542
[5]   区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评价模型的研究 [J].
陈星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1) :21-28
[6]   Transboundary eco-security and its regulation system in the Longitudinal Range-Gorge Region [J].
HE DaMingt LIU Jiang HU JinMing FEN Yan GAN Su Asian International Rivers Center .
Science Bulletin, 2007, (S2) :1-9
[7]   纵向岭谷区的跨境生态安全与调控体系 [J].
何大明 ;
柳江 ;
胡金明 ;
冯彦 ;
甘淑 .
科学通报, 2007, (S2) :1-9
[8]   基于GIS的区域生态安全障碍因素分析——以吉林省西部为例 [J].
李晓燕 ;
王宗明 ;
张树文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1) :339-343
[9]   蚌埠城市水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的定量评价与分析 [J].
李万莲 ;
由文辉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7, (02) :30-34
[10]   生态安全与突发生态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J].
高小平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