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诈骗”定性研究——以我国民事诉讼法为视角

被引:13
作者
李林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诉讼诈骗; 诈骗罪; 民事诉讼法; 刑法; 司法疑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106 ;
摘要
对诉讼诈骗的定性不应仅局限于刑法个罪之间的界分,而应将其置防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制度中。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法院具有查证案件事实、审核证据的责任,而民诉法没有规定当事人有如实提供陈述的义务。因此,我国缺少诉讼诈骗构成犯罪的制度基础。诉讼诈骗中,当事人的主张通过证据予以表达,法院依据诉讼证据规则而不是当事人的主张定案,法院并没有被骗。诉讼诈骗构成犯罪,将与我国民事诉讼法、刑法的相关规定冲突,而且还可能引发重大道德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恶意诉讼侵财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特征.[N]..检察日报.2003,
[2]  
犯罪社会学.[M].吴鹏森编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  
新编民事诉讼法学.[M].李浩;刘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M].柴发邦主编;顾培东等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5]  
刑法学.[M].高铭暄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6]   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研究 [J].
吴玉萍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 (04) :47-55
[7]   诉讼诈骗行为的司法定性及相关问题研究 [J].
李伟 ;
刘为波 .
法律适用, 2004, (08) :43-47
[8]   论诉讼诈骗及其刑法评价 [J].
董玉庭 .
中国法学, 2004, (02) :137-142
[9]   论三角诈骗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04, (02) :9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