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烧伤休克延期复苏微循环研究

被引:2
作者
范锟
李国辉
郭光华
杨鸿明
李悦
机构
[1]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延迟复苏; 微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44 [烧伤及烫伤(灼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兔烧伤休克延期复苏的时间界限及复苏补液和用药的较好方法。方法①实验1:6组大白兔 ,每组6只 ,全麻后致伤40%Ⅲ度。分别以致伤后Ⅰ组1/2h,Ⅱ组1h ,Ⅲ组1 .5h ,Ⅳ组2h ,Ⅴ组2 .5h ,Ⅵ组3h开始复苏。②实验2:4组大白兔 ,每组7只。均以致伤2.5h开始输液。液体性质分别为A组 :生理盐水 ;B组 :生理盐水 +全血 ;C组 :生理盐水 +山莨菪碱 ;D组 :生理盐水 +全血 +山莨菪碱。观察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 ,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测定毛细血管口径 (VCD)、血流速度 (BFV)及血流量 (BFR)。结果①Ⅰ、Ⅱ、Ⅲ组动物之间各项观测指标无明显差异 (P>0.05) ;Ⅳ、Ⅴ、Ⅵ组之间各项观测指标也无明显差异 (P>0.05) ;但两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0.05)。②A组各项指标同实验① ;C组MAP、HR值与A组比差别无显著性。B、D两组在补液后5h已同正常值无差别 (P>0.05)。BFV、BRF指标中 ,C组有一过性短暂上升 ,B、D两组于6h后上升与A、C两组有显著差别 (P<0 .05)。结论兔烧伤休克大致与达到2h即为延期复苏。在抗休克治疗中 ,胶体的补充是必须的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在此效果不很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0+162 +1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酚妥拉明对正常家兔肠系膜10μm以下毛细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J].
常立功 ;
岳屹立 ;
周洪伟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93, (02) :100-102
[2]  
严重烧伤早期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动物实验研究[J]. 陈发明,杨宗城,康绍禹,王天乙,刘志远,何保斌,付琼芳,魏钜菊,黎鳌.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2(01)
[3]   烧伤休克期两种复苏方案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J].
林洪远 ;
郭振荣 ;
韩家林 ;
刘生 ;
王谊冰 ;
杨洪明 ;
盛志勇 .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89, (01) :53-55+79
[4]  
烧伤理论与实践[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方之杨等 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