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冠心病血瘀证相关蛋白的研究

被引:59
作者
吴红金
马增春
高月
王升启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2]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冠心病; 血瘀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 用蛋白质组技术观察冠心病血瘀证病人与正常人血浆中的蛋白质变化 ,以期发现诊断冠心病血瘀证的标志物和揭示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集正常健康者、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病人的血浆 ,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冠心病血瘀证与正常人血浆中的蛋白变化。结果 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冠心病血瘀证病人血浆与正常相比有3个蛋白质下调和 6个蛋白质上调 ,胶内酶切提取蛋白进行质谱鉴定 ,其中冠心病血瘀证病人血浆与正常相比升高的蛋白质有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粒酶 ,冠心病血瘀证病人血浆与正常相比降低的蛋白质有CD44SP。结论 纤维蛋白原、粒酶有望作为诊断冠心病血瘀证的标志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双向凝胶电泳中三种蛋白质检测方法的比较 [J].
马增春 ;
高月 ;
吕俊萍 ;
王升启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4, (04) :551-556
[2]   四物汤对辐射致血虚证小鼠血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J].
马增春 ;
高月 ;
谭洪玲 ;
王升启 .
中国中药杂志, 2003, (11) :57-60
[3]   血瘀证的细胞学和分子学研究进展 [J].
张兰凤 ;
王阶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 (01) :71-72+76
[4]   The Regulation and Consequences of Immune-Mediated Cell Death in Atheromatous Diseases [J].
Jonathan C. Choy ;
Thomas J. Podor ;
Bobby Yanagawa ;
John C. K. Lai ;
David J. Granville ;
David C. Walker ;
Bruce M. McManus .
Cardiovascular Toxicology, 2003, 3 (3) :269-282
[5]  
Fibrinogen induces chemotactic activity in endothelial cells. Seeger FH,Blessing E,Gu L, et al. Acta Physiologica Scandinavica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