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供给的路径与措施

被引:10
作者
李燕 [1 ,2 ]
机构
[1]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2] 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
关键词
京津冀; 体育公共服务; 分层供给;
D O I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16.03.011
中图分类号
G812.7 [地方体育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分析京津冀体育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基础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消费取向和供给主体的价值取向综合考量,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市场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分工协作的力量,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梯级需求,同时满足不同消费能力和需求取向的个体体育公共服务福利最大化,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提出体育公共服务阶梯需求与分层供给的构想,构建分层供给模型,设计京津冀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分层供给的实施路径,分析该地区实施分层供给的基础、供给主体的重塑及供给责任的划分和供给的关键指标。为实现京津冀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分层供给提出:打破地域壁垒,统筹发展体育公共服务;积极构建各供给主体合作新机制;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完善政策实施评估体系;因地制宜,梯度化分层推进;进行适应市场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加快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数字化建设等6项措施。以实现京津冀地区体育公共服分层供给的服务保障标准统一和制度统一,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关的运行机制,促进该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1+258 +2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再讨论——基于功能主义的视角 [J].
郇昌店 ;
肖林鹏 ;
李宗浩 ;
杨茜萍 ;
宋珏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9 (02) :1-6
[4]   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基本理论架构与分析 [J].
刘玉 ;
丁亚兰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6 (04) :27-31+38
[5]   中国体育公共服务研究 [J].
易剑东 .
体育学刊, 2012, 19 (02) :1-10
[6]   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合作供给效应实证研究 [J].
董明涛 ;
孙钰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03) :72-81
[7]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及供给方式探析 [J].
蓝国彬 ;
樊炳有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2 (02) :27-31
[8]  
国务院锁定六大重点消费领域为新供给添动力[N]. 郭安丽. 中国联合商报. 2015 (A02)
[9]  
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N]. 中国体育报. 2014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