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的计算方法

被引:44
作者
刘广峰
何顺利
顾岱鸿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
关键词
气井; 产量; 气水比; 流体流动; 数学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8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针对产水气井的实际生产状况,运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提出了高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模型和低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模型。在高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模型中,液滴存在形式为圆球形,模型推导中充分考虑了井筒内流动状态的变化,采用与Turner经典液滴模型相同的力学分析方法,得到了针对不同雷诺数范围的临界产量计算公式,使经典液滴模型在理论上更加完善。在低气液比携液临界产量模型中,以Hagedorn和Brown井筒压力计算方法为基础,定义了理论持液率、实际持液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整个井筒内理论和实际持液率的对比来确定低气液比条件下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解决了低气液比条件下携液临界产量的确定方法问题。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准确预测气井连续携液的临界产量,对气井合理生产制度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6+184 +18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一个新的气井连续排液模型 [J].
李闽 ;
孙雷 ;
李士伦 .
天然气工业, 2001, (05) :61-63+6
[2]  
微重力流体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胡文瑞,徐硕昌著, 1999
[3]  
化工原理[M].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姚玉英主编, 1999
[4]  
采气工艺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继盛编, 1992
[5]  
Anewlookatpredictinggas wellload up. Steve,B .etal. 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