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新发现的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

被引:9
作者
苏文博 [1 ]
王永标 [2 ]
龚淑云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广东省深圳市地质局
关键词
界线剖面; 奥陶系; 志留系; 华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 [古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贵州省桐梓县红花园乡南坝子村发现一条新的穿越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的地层剖面。该剖面自下而上依次出露有宝塔组、涧草沟组、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等,露头良好,产状平缓,化石丰富。其五峰组观音桥段顶部与龙马溪组交界处,即穿越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的一段地层,横向上可连续追索逾百米。自五峰组底部到龙马溪组底部(相当于D icellograptus complanatus带—Coronograptus cyphus带下部)的地层中已发现25层斑脱岩。根据生物地层、层序地层等资料初步确认了这些斑脱岩与湖北宜昌等地的斑脱岩具高分辨对比性。该剖面的发现为华南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附近的各项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K-bentonite beds and high-resolution integrated stratigraphy of the uppermost Ordovician Wufeng and the lowest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s in South China.[J].Wenbo Su;Longqing He;Yongbiao Wang;Shuyun Gong;Huyun Zhou.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2003, 11
[2]  
上扬子地台东南缘奥陶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研究.[M].苏文博著;.地质出版社.2001,
[3]  
中国奥陶系.[M].张文堂著;.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1959,
[4]   华南奥陶-志留系五峰组及龙马溪组底部斑脱岩与高分辨综合地层 [J].
苏文博 ;
何龙清 ;
王永标 ;
龚淑云 ;
周湖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3) :207-219
[5]  
扬子区奥陶纪末赫南特亚阶的生物地层学研究.[J].陈旭;戎嘉余;樊隽轩;詹仁斌;张元动;王志浩;王宗哲;李荣玉;王怿;米切尔(C.E.Mitchell);哈帕尔(D.A.T.Harper).地层学杂志.2000, 03
[6]   关于奥陶系最上部赫南特(Hirnantian)亚阶全球层型的建议 [J].
戎嘉余 ;
陈旭 ;
哈帕尔(D.A.T.Harper) ;
米切尔(C.E.Mitchell) .
地层学杂志, 2000, (03) :176-181
[7]   扬子区奥陶纪和志留纪四射珊瑚的起源、扩散及生物古地理关系 [J].
何心一 ;
陈建强 .
现代地质, 1998, (02) :2-10
[8]   中国的赫南特贝动物群(Hirnantia fauna)并论奥陶系与志留系的分界 [J].
戎嘉余 .
地层学杂志, 1979, (01) :1-29+81
[9]   华南奥陶、志留纪腕足动物群的更替兼论奥陶纪末冰川活动的影响 [J].
戎嘉余 ;
詹仁斌 .
现代地质, 1999, (04) :39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