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群体性劳动争议的预防消解与机制建设研究
被引:5
作者
:
朱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工运研究所江苏南京
朱超
机构
:
[1]
江苏省工运研究所江苏南京
来源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年
/ 04期
关键词
:
劳动关系;
群体性劳动争议;
争议处理;
制度选择;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5 ;
摘要
:
群体性劳动争议有一定的成因、特点与规律。反映为市场化的利益诉求必须通过市场化的三方体制建设和企业层面的有效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来及时疏导、化解和调节。应分析群体性劳动争议生成的内外部因素,把握其特征。在企业微观经济层面,应强化劳动者的组织化程度与约束效应,构建群体性争议消解的制度、机制建设框架。在宏观层面,应积极完善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强化三方协商的体制性建设与创新,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步得以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62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建立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M].李德齐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
德国劳动力市场.[M].沈琴琴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3]
民主的公司制.[M].(美)大卫·P.艾勒曼(DavidP.Ellerman)著;李大光译;.新华出版社.1998,
[4]
劳动与经济增长.[M].周天勇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
[5]
劳动力市场经济学.[M].(美)霍夫曼(Hoffman;S.D.)著;崔 伟;张志强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
1
→
共 5 条
[1]
建立劳动关系的三方协调机制.[M].李德齐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
德国劳动力市场.[M].沈琴琴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3]
民主的公司制.[M].(美)大卫·P.艾勒曼(DavidP.Ellerman)著;李大光译;.新华出版社.1998,
[4]
劳动与经济增长.[M].周天勇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
[5]
劳动力市场经济学.[M].(美)霍夫曼(Hoffman;S.D.)著;崔 伟;张志强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