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国经济剩余模型的大米技术进步福利效应分析

被引:4
作者
苗珊珊
陆迁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福利效应; 经济剩余; 价格弹性; 大米;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1.09.001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采用开放条件下大国经济剩余模型,从福利分配角度对中国大米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技术进步福利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大米经济总剩余的增加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由于大米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不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供给价格弹性,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导致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动具有不一致性,经济总剩余分配偏好于生产者。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1978-2003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和粮食产量关系的计量分析 [J].
杨剑波 .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05) :69-71
[2]   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的贡献研究 [J].
周应恒 ;
李洁 .
科技与经济, 2006, (06) :25-29
[3]   “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 [J].
林毅夫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1) :19-24+79
[4]   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J].
朱希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5) :12-13
[5]   The fisheries treadmill [J].
Whitmarsh, DJ .
LAND ECONOMICS, 1998, 74 (03) :42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