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人的本质属性辨析

被引:3
作者
马皑 [1 ]
张绍刚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2]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关键词
人性; 犯罪人; 属性; 人格; 情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犯罪人与未犯罪者的差异是什么,一直是犯罪心理学家们所关心的。从犯罪行为的社会属性与法律属性上,我们很容易得出对其特征的描述,而从犯罪人本体角度去认识,尚难以发现特征的显著差异。从人格的角度去认识犯罪人,是我们发现犯罪人本质特征的视角,但在明确人格作用的同时,不可忽略情境、情绪、社会关系等变量的作用,同时有必要研究犯罪人的人格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7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对人格内涵及其中西方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王登峰 ;
崔红 .
心理学报, 2006, (04) :543-552
[2]   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 [J].
张春妹 ;
邹泓 .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02) :241-248
[3]   犯罪价值论 [J].
陈兴良 .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5, (06) :17-31
[4]  
人格理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JessFeist,()GregoryJ.Feist著, 2005
[5]  
人格刑法导论[M]. 法律出版社 , 张文,刘艳红,甘怡群著, 2005
[6]  
人格理论[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RichardM.Ryckman著, 2005
[7]  
当代心理学体系[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NoelW.Smith著, 2005
[8]  
人格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JerryM.Burger著, 2004
[9]  
犯罪学[M]. 法律出版社 , 许章润主编, 2004
[10]  
心理学与生活[M].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美)理查德(Richard,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