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内细菌移位示踪方法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府伟灵
肖光夏
岳旭明
华川
雷曼萍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关键词
PUC19质粒示踪,细菌移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2,R181.32 [];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目的为解决内源性感染细菌体内示踪问题,本实验采用PUC19质粒载体示踪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法和荧光标记示踪法,对肠道移位细菌进行了动态观察。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方法依据PUC19质粒特点设计了动物模型,110只Wisar大鼠致成30%体表面积Ⅲ°烫伤,于6、12、24、48h和12天分别活杀,做荧光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质粒提取和酶切。结果烧伤后肠道细菌可移位至淋巴结和肝脏,荧光标记方法细菌到达淋巴结(95%)和肝脏(57.5%)的百分率略高于PUC19示踪方法(78.4%、52.4%)。结论用PUC19质粒载体做示踪物可减少非特异性因素,为研究细菌引起内源性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