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果甘草毛状根培养过程中对活性氧清除能力和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被引:7
作者
王裔惟
丁家宜
周倩耘
谢毛成
刘峻
机构
[1]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生物技术研究室
关键词
光果甘草毛状根; 活性氧; 化学发光法; 总黄酮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71.09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化学发光法,分析了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毛状根培养过程中对3种活性氧(ROS:O2÷、HO·和H2O2)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并测定了培养过程中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毛状根在对数生长期(20~28d)对3种ROS都有很强的清除能力,在生长停滞期(29~40d)对HO·和H2O2的清除能力仍维持较高的水平,而对O2÷的清除能力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总黄酮含量在对数生长期呈现增加的趋势,至31d时达到最高含量(0.78%),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渐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光果甘草与乌拉尔甘草清除活性氧能力的比较 [J].
谢毛成 ;
丁家宜 ;
李刚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3, (01) :29-31
[2]   人参毛状根培养过程中对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动态变化 [J].
刘峻 ;
丁家宜 ;
周倩耘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2, (04) :22-24
[3]   生物化学发光法筛选清除活性氧的天然药物 [J].
刘峻 ;
张婷 ;
丁家宜 ;
黄山 .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S1) :48-49
[4]   邻菲罗啉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羟自由基的建立 [J].
范小兵 ;
李慈娟 ;
沙大年 ;
胡卫乐 ;
胡天喜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8, (06) :69-72
[5]   16种伞形科药用植物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J].
刘峻 ;
丁家宜 ;
黄山 ;
成方卫 ;
张恩汉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8, (04) :30-33
[6]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芦丁等物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 [J].
郑学钦 ;
胡春 .
中国药学杂志, 1997, (03) :14-16
[7]   邻苯三酚自氧化-化学发光法测定SOD活性 [J].
郭蔼光 ;
王振镒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3) :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