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山东省就业总量影响实证分析附视频

被引:2
作者
陈娟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就业;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D O I
10.14090/j.cnki.jscx.2007.01.004
中图分类号
F249.21 [劳动力];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山东省的具体协整分析显示技术进步对全行业就业总量在短期中有负影响,但在长期中通过误差项的修正对就业总量有正影响关系。对第二、第三产业则在长期中有负影响,在短期中二者没有动态调整关系。山东省工业化进程需要不断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不能由于国外的先进技术的适用条件与本地资源禀赋条件有一定的差异就排斥,实证显示在长期中随着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转移的影响全行业的就业量将会增加。同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时要注重自主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综合作用机制及社会福利影响研究 [J].
毕先萍 ;
李正友 .
中国软科学, 2004, (05) :150-155
[2]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
[3]   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1995, (12) :10-22
[4]  
中国经济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等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