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创造性破坏模型的应用检验

被引:37
作者
林敏慧 [1 ,2 ]
保继刚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历史村镇; 创造性破坏; 旅游商业化; 西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6 [旅游企业组织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以西递为案例地,对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模型在中国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进程中的应用进行检验。该模型认为资本是推动遗产型社区景观商业化的主要动力,而各种亚文化之间的博弈则塑造了最终的商业化景观,模型指出遗产型社区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商业化、初级商业化、高级商业化、初级破坏、高级破坏和后破坏等6个阶段。通过历时性研究和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该模型只有在前3个阶段是较为符合案例地情境的,案例地之所以没有按照后续的3个阶段发展下去,其背后的推力是政府的强有力干预。因此,创造性破坏模型不能完全解释中国的历史村镇旅游发展过程。研究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指出"公共部门政策"作为驱动力之一在第三阶段会出现一个分化,分化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模型发展阶段的变化,并且"均衡"状态的出现除了第二、第六阶段外,还可能在第三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控制研究 [J].
保继刚 ;
林敏慧 .
地理学报, 2014, 69 (02) :268-277
[2]   周庄古镇创造性破坏与地方身份转化 [J].
姜辽 ;
苏勤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131-1142
[3]   皖南古村落旅游小企业经营特征研究 [J].
尹寿兵 ;
刘云霞 ;
赵鹏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2) :70-73
[4]   旅游创造性破坏模型述评 [J].
肖佑兴 .
人文地理, 2010, 25 (06) :14-18+35
[5]   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 [J].
李倩 ;
吴小根 ;
汤澍 .
旅游学刊, 2006, (12) :52-57
[6]   历史城镇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威尼斯和丽江 [J].
陶伟 ;
岑倩华 .
城市规划, 2006, (05) :76-82
[7]   文化遗产旅游商业化的路径依赖理论模型 [J].
徐红罡 .
旅游科学, 2005, (03) :74-78
[8]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 [J].
陆林 ;
凌善金 ;
焦华富 ;
杨兴柱 .
地理研究, 2004, (05) :686-694
[9]   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 [J].
保继刚 ;
苏晓波 .
地理学报, 2004, (03) :427-436
[10]   古村落旅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例 [J].
卢松 ;
陆林 ;
王莉 ;
王咏 ;
梁栋栋 ;
杨钊 .
地理科学, 2004, (02) :25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