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下政府雇员激励合同的风险与规避

被引:4
作者
陈东灵
机构
[1]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雇员; 激励合同; 激励机制;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3 [人事管理];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政府雇员制作为一种新的政府人事制度,对于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信息不对称下,政府雇员制的实施存在道德风险和激励错误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及博弈模型分析,要规避我国的政府雇员激励合同的风险,不仅需要完善激励合同,将效率工资和激励工资结合起来,还应完善法律规范等制度措施,构建长效激励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政府合同治理的风险分析:委托—代理理论视角 [J].
吕志奎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5) :676-680
[2]   基于政府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政府服务改进 [J].
陈东灵 .
决策咨询通讯, 2008, (04) :70-74
[3]   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聘任制之比较 [J].
李汉卿 ;
李呈阳 .
湖北社会科学, 2008, (06) :15-17
[4]   政府雇员制研究的新进展 [J].
徐光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1) :39-44
[5]   我国政府雇员制度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研究 [J].
彭惠青 ;
汤丹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 (03) :141-144
[6]   我国政府雇员薪酬问题分析 [J].
赵领娣 ;
王蕾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32-35
[7]   政府雇员制:“双刃剑”能否激活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 [J].
郑迎春 .
行政论坛, 2007, (01) :48-50
[8]   政府雇员制: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新尝试 [J].
郑迎春 .
社会主义研究, 2006, (06) :88-90
[9]   政府雇员制度分析 [J].
周文志 ;
周红 .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2006, (06) :30-34
[10]   浅析目前我国政府雇员制 [J].
潘丽君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5)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