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的整治

被引:24
作者
潘庆燊
胡向阳
机构
[1]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2] 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分汊河段; 整治; 长江中下游河段; 演变; 稳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长江中下游宜昌至徐六泾段全长1710km,共有分汊河段55段,可分为顺直形、微弯形和鹅头形3种汊道。主汊和支汊兴衰交替是分汊河段河道演变的共同特点,大多数汊道主支汊交替周期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河床形态。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分汊河道的河床总体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具有与其上下游单一河段相当的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的综合整治应依据"稳定分汊河势、适度减少支汊、合理利用洲滩"的原则,结合各河段情况制定整治方案;武汉河段的整治宜根据近期河道演变和环境保护要求,采用保持天兴洲汊道为双汊河段的基本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分汊河道泄洪能力的探讨与武汉河段整治方案 [J].
张笃敬 .
泥沙研究, 1987, (01) :58-65
[2]   分汊河段若干问题的探讨 [J].
丁君松 ;
杨国禄 ;
熊治平 .
泥沙研究, 1982, (04) :39-51
[3]   荆江河道的演变规律 [J].
林一山 .
人民长江, 1978, (01) :2-10
[4]  
长江水利枢纽工程泥沙研究[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潘庆燊主编, 2003
[5]  
长江中下游河道特性及其演变[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