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检测退变颈椎间盘中炎症反应标志物含量变化,从生物化学角度探讨颈椎病的发生机制。方法:20 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造模与对照组2 组,每组再分3 个月和8 个月2 个观察亚组。切除造模组动物颈棘上、棘间韧带及分离颈椎后旁两侧肌肉,造成颈椎力学上的失衡而诱导兔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在术后 3 个月和 8 个月时分别处死动物,取颈椎间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其中组织胺、5 羟色胺、 P G E2 和6 酮 P G F1α含量。结果:造模组动物颈椎间盘中4 种炎症介质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观察点的对照组;而造模组动物术后8 个月的颈椎间盘中 4 种炎症介质含量均与术后 3 个月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退变颈椎间盘是致炎的,退变颈椎间盘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可能直接参与颈椎病的发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