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从细胞生物学及基因水平探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周边部和中央部不同生长特性及瘢痕疙瘩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1)取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各 6例为标本 ,通过细胞培养 6~ 10代后 ,应用流式细胞仪、粘附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来源的成纤维细胞p5 3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分布。 (2 )取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组织及外周血标本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特异性扩增Fas分子外显子 9的编码区 ,扩增产物经银染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 )筛选 ,最后可疑阳性的PCR样本进行DNA测序。结果 (1)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主要分布在静止期 (G0 、G1期 )且p5 3蛋白的表达最高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p5 3蛋白的表达最低 ,大量细胞处于增殖状态 (G2 期、S期和M期 ) ;瘢痕疙瘩周边部较中央部 ,成纤维细胞大量分布于增殖期 ,p5 3蛋白表达也较低 ;(2 )经PCR SSCP检测 ,2 0 % (2 / 10 )的瘢痕疙瘩组织中发现异常电泳带 ,经DNA测序证实这两例突变均为位于FascDNA的 75 5bp处的“A”缺失而导致的移码突变。结论 (1)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分布及p5 3蛋白表达的差异可能是导致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央部及周边部呈现不同生长特性的细胞生物学机理之一。 (2 )编码Fas分子死亡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