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传疟媒介调查研究

被引:15
作者
潘嘉云 [1 ]
武松 [1 ]
王学忠 [2 ]
蒋伟康 [1 ]
卓玛央金 [3 ]
胡永红 [3 ]
周水森 [1 ]
次仁曲珍 [4 ]
桑丹拉姆 [5 ]
汤林华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
[2]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
[3] 西藏林芝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西藏墨脱县卫生局
[5] 西藏墨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西藏墨脱县; 疟疾; 媒介调查; 多斑按蚊种团; 伪威氏按蚊; 威氏按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调查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传疟媒介,为制定针对性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7~8月在墨脱县选择3个疟疾发病率较高的自然村,采用通宵/半通宵室内、外人/牛饵帐诱捕法、通宵人/牛房诱蚊灯诱捕法和清晨人房搜捕法捕蚊,对捕获的按蚊进行形态学鉴定,并进行种群组成、密度、叮人率、吸血习性、栖息习性和经产蚊比率等观察;在不同的水体捞取按蚊幼虫,进行蚊种鉴定,调查按蚊幼虫孳生环境。结果共捕获按蚊5345只,经形态鉴定,只发现伪威氏按蚊、威氏按蚊和带足按蚊等3种,其中伪威氏按蚊占94.71%(5062/5345),威氏按蚊与带足按蚊分别为2.39%(128/5345)和2.90%(155/5345)。伪威氏按蚊室内和室外的半通宵诱捕平均密度分别为17只/人和105只/人;全通宵室内和室外的人饵帐诱平均叮人率分别为15.80只/(人·夜)(79/5)和326.22只/(人·夜)(1468/4.5);全通宵室外人、牛饵诱捕及人、牛房诱蚊灯灯诱,伪威氏按蚊趋吸人血与牛血的比率分别为30.51%(714/2340)和69.49%(1626/2340)及32.02%(57/178)和67.98%(121/178),表明伪威氏按蚊偏吸牛血并兼吸人血;清晨人房搜捕,共捕获伪威氏按蚊7只,均为胃血未消化的饱血蚊;共捞获按蚊幼虫106条,其中伪威氏按蚊和威氏按蚊幼虫62条,带足按蚊幼虫44条,按蚊幼虫孳生的水体类型仅限于稻田。结论伪威氏按蚊具备在当地传播疟疾的媒介生物学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1986~2004年西藏林芝地区疟疾疫情分析 [J].
胡永红 ;
胡松林 ;
李成才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6, (02) :124-124
[2]   西藏林芝地区1986~2004年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J].
洛桑 ;
胡永红 ;
胡松林 ;
尼珍 ;
李成才 .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 (06) :457-459
[3]   云南省的传疟媒介及其有关的生态习性 [J].
董学书 .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0, (02) :69-72
[4]   云南多斑按蚊种团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与疟疾的关系 [J].
董学书 ;
周红 ;
宁毕艳 ;
董利民 .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1996, (02) :38-43
[5]   中国多斑按蚊类群小记(双翅目:蚊科) [J].
姬淑红 ;
陆宝麟 .
动物分类学报, 1991, (02) :224-227
[6]  
西藏林芝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区划.[M].林芝地区气象台;林芝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编;.气象出版社.1993,
[7]  
疟疾防治手册.[M].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