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的文化机理初探——基于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活动的田野观察

被引:31
作者
刘谦 [1 ]
冯跃 [2 ]
生龙曲珍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2] 首都师范大学社工系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6 [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借助教育人类学视角,结合田野观察和问卷调查方法,针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进行调研发现,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互动中,存在干预性教育行为、非干预性教育行为和情境性教育三种主要实践模式,在每种模式互动中,都彰显着人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社会资本的局限、自我经历的复制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匮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需要和其学校教育一起,共同受到社会和政府进一步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J].
段成荣 ;
杨舸 ;
张斐 ;
卢雪和 .
China Population Today, 2008, 25 (04) :32-39
[2]  
家庭教育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缪建东, 2009
[3]  
教育人类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德) 武尔夫, 2009
[4]  
实践理性[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法) 布尔迪厄, 2007
[5]  
教育概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叶澜, 2006
[6]  
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M]. 人民教育出版社[英]埃德蒙·金(EdmundJ.King)著, 2001
[7]  
生育制度[M]. 商务印书馆 , 费孝通著, 1999
[8]  
胡塞尔传[M]. 河北人民出版社 , 李鹏程著, 1997
[9]  
教育人类学[M].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庄孔韶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