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兴凯湖北部平原的发展与湿地的形成
被引:10
作者:
裘善文
万恩璞
李凤华
汪佩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兴凯湖北部平原;
湖岸线迁移;
平原发展;
湿地形成;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07.02.010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兴凯湖北部平原和湿地的形成与发展,过去研究的较少。在国家科技攻关时对其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了解到它是在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湖积冲积平原。发现自晚更新世TL63900a±3190a至TL12190a±610a间,有5道沙堤在兴凯湖北部平原上形成,第Ⅴ道沙堤以南的湖积平原,宽15.5km,由3道湖成沙堤和2道支堤将其分隔成一些湖滩、洼地和小湖,形成湖滩湿地和洼地湿地(类似海岸带的泻湖湿地)。平原的形成是沼泽湿地发生发展的基础,随着湖岸线的迁移,沙堤之间的湖滩、洼地和小湖,水体不断沼泽化,大约于9000a前以来发育泥炭沼泽,在距今7500a至5000a间和3000a至2000a间气候较为湿润,沙堤间滩地、洼地和松阿察的古河道河漫滩地带广泛发育沼泽湿地,不断进行泥炭积累。第Ⅰ道与第Ⅱ道沙堤之间的沼泽湿地,属强度沼泽化地区,生长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和毛苔草(Carex lasiocarpa),是兴凯湖北部平原难以开发利用的湿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8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