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及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35
作者
张薇 [1 ]
程政红 [2 ]
刘云国 [1 ]
吴际友 [2 ]
贺迪 [1 ]
机构
[1]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南林业大学
关键词
植物挥发性物质; 芳香物质; 抑菌物质; 最小抑菌浓度;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5.002
中图分类号
S688 [园林植物栽培及应用技术];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对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其抵抗微生物的能力以及与生态学相关可能产生的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活体采气法收集20种园林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利用气质联用仪测定物质成分结果,再进一步做抑菌作用研究。根据测定结果,实验最终确定的抑菌化学成分有:间羟基苯甲酸(m-hydroxybenzoic acid),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邻苯二酚(catechol),乙酸(acetic acid),乙醚(acetaldehyde),丙烯酸(acrylic acid),乙硫醚(diethyl sulphide),莰酮-〔2〕(camphanone-2),莰醇-〔2〕(borneol-2)。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和MIC(最小抑菌浓度)法对药品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莰酮-〔2〕(樟脑)的抑菌效果最显著也最全面,水杨酸甲酯的抑菌效果最不显著也最不全面。丙烯酸、邻苯二酚、莰酮—[2]的最佳抑制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质量浓度为0.156×10-3 mg.L-1时即可有效抑制这些微生物的繁殖,可根据这一特点,在医疗、食品中加以运用。从环境生态学角度看,在某些以空气传播的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地,特别是在呼吸道疾病曼延的地区,多栽种一些抑菌作用较强的植物(如银杏、香樟、枫香、海桐等),对疾病的控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55 / 14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上海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研究 [J].
陈佳瀛 ;
宋永昌 ;
陶康华 ;
倪军 .
生态环境, 2006, (05) :1024-1028
[2]   生物气溶胶研究进展:环境与气候效应 [J].
祁建华 ;
高会旺 .
生态环境, 2006, (04) :854-861
[3]   大蒜、生姜、桔皮提取液复配抑菌防腐作用的研究 [J].
刘晓蓉 .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3, (01) :26-29
[4]   植物挥发性分泌物对空气微生物杀灭作用的研究 [J].
谢慧玲 ;
李树人 ;
袁秀云 ;
刘国伟 ;
高雪梅 ;
曹瑜 ;
贾静 ;
不详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02) :127-133
[5]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周群英,高廷耀编著, 2000
[6]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cytotoxicity of Carthamus lanatus [J].
Taskova, R ;
Mitova, M ;
Najdenski, H ;
Tzvetkova, I ;
Duddeck, H .
FITOTERAPIA, 2002, 73 (06) :540-543
[7]  
Analyzing method on 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J] . Bai Jianhui,Wang Mingxing,Hu Fei,James P. Greenberg,Alex B. Guenther.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2 (1)
[8]   SCREENING OF URUGUAYAN MEDICINAL-PLANTS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J].
PAZ, EA ;
CERDEIRAS, MP ;
FERNANDEZ, J ;
FERREIRA, F ;
MOYNA, P ;
SOUBES, M ;
VAZQUEZ, A ;
VERO, S ;
ZUNINO, L .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995, 45 (01)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