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红壤坡面产流产沙过程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被引:12
作者
胡建 [1 ]
郭太龙 [2 ]
卓慕宁 [2 ]
蔡庆 [3 ]
谢真越 [2 ]
廖义善 [2 ]
李定强 [2 ,4 ,5 ]
机构
[1] 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2]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3] 广东省水利厅
[4]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5] 广东省科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模拟降雨; 红壤; 侵蚀; 产流; 产沙; 坡面;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3.05.015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暴雨扰动和径流冲刷是华南红壤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因,分析模拟降雨条件下华南红壤坡面的水流动力学特征对于揭示其内在机制以及构建物理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室内35场不同雨强(30、60、90、120、180、210、270 mm.h-1)、不同坡度(5°、10°、15°、20°、25°)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华南红壤侵蚀的产流产沙过程、红壤侵蚀的水动力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红壤坡面模拟降雨条件下,次降雨过程中,坡面产流过程同时受降雨及下垫面状况变化的共同影响作用,产流产沙均表现为波动变化过程。径流过程表现为初期0~10 min为波动增加过程,10 min以后径流量的波动逐渐趋于平稳;径流量与降雨强度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雨强越大侵蚀产流的径流量也越大;产沙过程表现为侵蚀发生的前期波动过程比较剧烈,随着侵蚀过程逐渐趋于稳定,侵蚀产沙量值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总的来说大雨强下侵蚀产沙量趋于的稳定值也较大;对于不同坡度(5°、10°、15°、20°、25°)、30 mm.h-1的模拟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仅产生径流,而无侵蚀产沙。
引用
收藏
页码:787 / 7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黄土陡坡径流侵蚀产沙特性室内实验研究 [J].
李鹏 ;
李占斌 ;
郑良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7) :42-45
[2]   坡面径流侵蚀产沙动力机制比较研究 [J].
李鹏 ;
李占斌 ;
郑良勇 ;
鲁克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66-69
[3]   黄土丘陵区坡面薄层水流侵蚀动力机制实验研究 [J].
王文龙 ;
雷阿林 ;
李占斌 ;
唐克丽 .
水利学报, 2003, (09) :66-70
[4]   黄土坡面土壤侵蚀动力过程试验研究 [J].
李占斌 ;
鲁克新 ;
丁文峰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2) :5-7+49
[5]   坡面薄层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J].
张光辉 .
水科学进展, 2002, (02) :159-165
[6]   广东省东江流域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规律研究 [J].
李定强 ;
王继增 ;
万洪富 ;
邓南荣 ;
刘平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8, (03)
[7]   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的理论与实践 [J].
朱显谟 .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8, (03) :232-236
[8]   坡面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水力条件研究 [J].
张科利 ;
秋吉康宏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1) :42-47
[10]   坡面降雨漫流过程中有效糙率的实验研究 [J].
沈冰,李怀恩,沈晋 .
水利学报, 1994, (10) :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