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地位低的层级推演——对出生性别比偏高背后隐象的探析

被引:15
作者
庄渝霞
机构
[1] 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
关键词
性别比; 男性偏好; 女性地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3 [人口与计划生育];
学科分类号
030302 ;
摘要
目前学术界对出生性别比偏高原因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出生婴儿性别次序先后与下一孩次性别关系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和女婴存在漏报、瞒报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本文在对三大传统观点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先从生物学、计划生育政策、医学技术三个方面,而后从性别偏好,最后从女性地位低这三级递进的层次,推演和探析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从而明晰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终极原因在于女性地位低这一事实。并努力从女性地位、男性偏好以及出生性别比三者关系上构造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生育率转变过程中家庭子女性别结构的变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另一种思考 [J].
刘爽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2, (05) :1-10+41
[2]   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J].
龚国云 .
人口研究, 2001, (03) :74-76
[3]   我国农村生育率与出生性别比关系探讨 [J].
楚军红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 (06) :29-36
[4]   低生育水平与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后果 [J].
邓国胜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68-71
[5]   福建省婴幼儿性别比失调的状况与对策 [J].
郑启五 .
人口学刊, 2000, (04) :46-48
[6]   儒家文化和性别偏好:一个分析框架 [J].
李冬莉 .
妇女研究论丛, 2000, (04) :29-33
[8]   探索降低出生性别比的治本之途——湖北大冶市变革婚嫁模式实践 [J].
严梅福 ;
毛菊元 ;
卢继杰 .
人口与经济, 1999, (05) :18-24
[9]   再论出生性别比若干问题 [J].
马瀛通 ;
冯立天 ;
陈友华 ;
冷眸 .
人口与经济, 1998, (05) :10-17
[10]   人们为什么重男轻女?!——来自苏南皖北农村的报告 [J].
解振明 .
人口与经济, 1998, (04) :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