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辉 [1 ]
朱术云 [1 ]
李秀晗 [2 ]
李涛 [2 ]
孟凡贞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菏泽能化有限公司赵楼煤矿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工作面; 综放; 顶板; 导水裂隙带; 经验公式; 数值模拟; 仰孔分段注水;
D O I
10.13272/j.issn.1671-251x.2015.01.003
中图分类号
TD745 [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为了对某工作面3煤层综放开采后的顶板水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分别采用《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的经验公式预计、数值模拟和井下仰孔分段注水法实测3种方法对回采工作面的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了研究,所得经验公式预计值为51.1,59.0m,数值模拟计算值为63.5m,实测值为65.4m;综合比较分析得出该地质条件下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3.5~65.4m,山西组砂岩含水层位于导水裂隙带范围内,属于直接充水含水层,但裂隙带未波及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与新近系松散含水层,正常综放开采不会对工作面涌水产生直接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煤矿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系统设计 [J].
周李兵 ;
孙骏驰 .
工矿自动化, 2012, 38 (04) :94-97
[2]   覆岩破坏机理和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 [J].
杜元洲 ;
杜何辛 .
山西煤炭, 2011, 31 (04) :70-72
[3]   1262(1)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靳俊恒 ;
孟祥瑞 ;
高召宁 ;
陈亮 .
煤炭工程, 2010, (11) :68-70
[4]   覆岩主关键层位置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 [J].
许家林 ;
王晓振 ;
刘文涛 ;
王志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2) :380-385
[5]   综放面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 [J].
陈荣华 ;
白海波 ;
冯梅梅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2) :220-223
[6]   (急)倾斜煤层深部开采覆岩变形力学模型及应用 [J].
尹光志 ;
王登科 ;
张卫中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79-82
[7]   潘谢矿区采动岩体裂隙发育高度的研究 [J].
涂敏 .
煤炭学报, 2004, (06) :641-645
[8]   煤层倾角与覆岩变形破裂分带 [J].
杜时贵 ;
翁欣海 .
工程地质学报, 1997, (03) :20-26
[9]  
采动覆岩破坏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尹增德.山东科技大学.2007, 05
[10]  
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M].钱鸣高等; 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