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空间格局与资源承载力演变研究——兰州—西宁区域为例

被引:5
作者
刘辉 [1 ,2 ]
段汉明 [1 ]
谢元礼 [1 ]
范熙伟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资源承载力; 人口集中指数; 人口重心;
D O I
10.13962/j.cnki.37-1486/f.2010.05.005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采用人口基尼指数、人口重心、相对资源承载力等指标和方法,分析1987-2007年兰州—西宁区域31市县人口集中性和差异性,并计算相对资源承载力大小。结果表明:(1)兰州—西宁区域总人口和非农业人口集中指数和基尼指数变化趋势相反;(2)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和非农业人口重心三心位置不一致,但是移动方向相似;(3)区域范围内人口分布与经济总量高度相关,人口与耕地表现出较弱的正相关性;(4)兰州—西宁区域人口属于超载状态,但是超载的人口规模在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人口密度数字模拟 [J].
刘纪远 ;
岳天祥 ;
王英安 ;
邱冬生 ;
刘明亮 ;
邓祥征 ;
杨小唤 ;
黄裕婕 .
地理学报, 2003, (01) :17-24
[2]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 2003
[3]  
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 商务印书馆 , 陆大道等, 2007
[4]   1982年以来中国省级区域城市化水平趋势 [J].
沈建法 .
地理学报, 2005, (04) :607-614
[5]   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J].
杜国明 ;
张树文 ;
张有全 .
地理研究, 2007, (02) :383-390
[6]   人口空间分布转变态势与发展战略研究——以杭州为例 [J].
尹文耀 ;
白玥 .
人口研究, 2007, (05) :52-61
[7]   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的一种方法 [J].
廖一兰 ;
王劲峰 ;
孟斌 ;
李新虎 .
地理学报, 2007, (10) :1110-1119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的协调度分析 [J].
桑秋 ;
张平宇 ;
苏飞 ;
辛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15-119
[9]   基于GIS的乌鲁木齐市人口空间分布模拟与变化规律研究 [J].
陈学刚 ;
杨兆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4) :12-16
[10]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J].
李泽红 ;
郭文杰 ;
董锁成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8, (03) :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