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菌的病原学

被引:48
作者
王疏
白元俊
周永力
姚健民
白金铠
机构
[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3] 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关键词
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菌核,毒素,水稻;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98.01.006
中图分类号
S432.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稻曲病菌产生的黄色和黑色厚垣孢子表面都有疣状突起,但黑色厚垣孢子的疣状突起明显。常规萌发试验,黄色厚垣孢子萌发,黑色不萌发。黄色厚垣孢子在4℃和25℃下贮存分别保持萌发能力1年和80d左右,萌发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分别为pH5~pH8和25℃~30℃。光照可诱导产生厚垣孢子。病菌在PD和PS培养液中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田间采集的稻曲病菌菌核在砂培条件下可以萌发并可产生成熟的子囊孢子。该菌可产生毒素,在一定的浓度下,对稻种萌发和胚芽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