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效能感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74
作者
李晔
刘华山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教师效能感; 学校类型; 教龄; 教育效能感; 中小学教师; 认知水平; 课堂提问; 教学年限; 教师教学行为; 中小学生; 小学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研究目的“教师效能感”(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教师效能感”一词最早出现在70年代。随着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兴趣,研究者们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来研究教师的效能感。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行为的期望。它包含两部分: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是指个体对某一行为可能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有的学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