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分析

被引:22
作者
王瑞
宁锟
王怡
杜连盟
机构
[1] 陕西省小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穗部性状;遗传;相关;
D O I
10.16445/j.cnki.1000-2340.1997.01.002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用穗部性状典型的小麦品种资源,采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穗部性状的遗传特点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穗长、结实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和主穗粒重均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且显性基因增效,隐性基因减效。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的性状穗长与结实小穗数,亲本性状的遗传传递力与亲本性状表现一致;以显性效应为主的千粒重,亲本性状传递力与亲本含显性增效基因多少一致;在加性、显性效应各占一定比例的穗粒数、主穗粒重和具有一定互作效应小穗粒数等性状的遗传中,亲本性状遗传传递力是加性、显性效应共同作用结果。提高穗粒数、小穗粒数较结实小穗数作用更大;提高单穗粒重、穗粒数较千粒重作用更大
引用
收藏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麦多小穗品系“10—A”4个特异性状的基因效应及其相关分析 [J].
郑有良 ;
颜济 ;
杨俊良 .
作物学报, 1994, (05) :536-541
[2]   双列资料的遗传模型分析 [J].
莫惠栋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7, (01) :59-64
[3]   小麦二十四个亲本双列杂交配合力、遗传力和杂种优势的分析 [J].
沈秋泉 ;
张全德 ;
黄纯农 .
作物学报, 1981, (04) :217-224
[4]   十一个春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陈集贤 ;
郜和臣 ;
黄相国 .
作物学报, 1981, (03)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