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种植小杂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3
作者
杨瑞平
田保九
李玉钰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
关键词
小杂粮; 生态环境; 良性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受自然环境制约,山区只能种植小杂粮。种植小杂粮的耕地一年中有一大半的时间裸露在风蚀雨侵中,遇风则扬沙,遇雨则径流,雨过则旱灾。而且耕地只用不养。小杂粮传统的种植方式,一是产量上不去;二是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致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山区环境雪上加霜。试图在小杂粮生产过程中找寻出既小杂粮高产,又能让当地的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使小杂粮产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获得双赢的对策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山西优质小杂粮产业化条件比较分析 [J].
杨春 ;
田志芳 ;
李秀莲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4, (02) :57-60
[2]   集水型生态农业与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J].
于法稳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4) :65-66
[3]   黄土高原区农田覆盖效应与前景分析 [J].
梁银丽 ;
张成娥 ;
郭东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1, (01) :65-67
[4]  
黑小麦 黑玉米 苦荞麦.[M].孙善澄等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  
生态环境建设备忘录.[M].范堆相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