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覆层类椭球体结构分析

被引:19
作者
来兴平
孙欢
单鹏飞
邱华富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2] 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急斜特厚煤层; 覆层; 煤岩动态演化; 类椭球体结构; 失稳致灾;
D O I
10.13545/j.issn1673-3363.2014.05.008
中图分类号
TD821 [煤矿开采理论]; TD315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Horizontal Section Top-coal Caving,HSTCC)工作面覆层结构稳定性预测对安全开采至关重要。以乌鲁木齐矿区急斜特厚煤层安全开采为目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探测等综合方法,揭示了HSTCC条件下覆层类椭球体结构形成过程与局部化动态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工作面覆层垂向变形演化非对称趋势显著,顶煤与上覆残留煤矸复合形成非对称"拱结构"并演化为典型倾斜椭球体结构;拱角与拱顶煤岩滑落失稳,造成工作面局部压力畸变并诱发动力学灾害。这对急斜特厚煤层覆层结构和高度留设设计和灾害防治具有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16 / 7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急斜煤层大段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J].
邵小平 ;
石平五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9, 26 (01) :36-40
[2]   急斜放顶煤开采围岩破坏规律立体模拟研究 [J].
邵小平 ;
石平五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01) :107-110
[3]   急斜煤层放顶煤开采“跨层拱”结构分析 [J].
石平五 ;
张幼振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1) :79-82
[4]  
急斜煤层大段高安全开采围岩控制基础研究[D]. 邵小平.西安科技大学. 2008
[5]  
急倾斜煤层采动覆岩移动模式及机理研究[D]. 杨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
[6]  
厚煤层开采理论与技术[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王家臣, 2009
[7]  
复杂条件下采空区煤岩失稳辨识与灾害控制基础研究[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来兴平, 2009
[8]  
拱的非线性理论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魏德敏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