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

被引:5
作者
蒋重跃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北京
关键词
道家; 法家;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历史理性; 道论;
D O I
10.16346/j.cnki.37-1101/c.2004.04.009
中图分类号
B223 [道家];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是在历史中形成的。老子否定周代主流历史观中的宗教和道德因素,为历史理性的独立发展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庄子发展了"性情"和"命"的观念,扩大了历史理性的领域,但却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韩非把人的欲望看作社会的基本内容,在理论上消解了历史的内在矛盾,使纯粹历史理性的历史观得以形成。两家历史观的异同与各自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可以得到道论上的证明。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J].
刘家和 .
史学理论研究, 2003, (02) :18-31+158
[2]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M].蒋重跃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庄子评传.[M].颜世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郭店楚墓竹简.[M].荆门市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98,
[5]  
帛书老子校注.[M].高明撰;.中华书局.1996,
[6]  
说文解字注.[M].(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  
老子道德经.[M].(清)魏源注;.上海书店.1986,
[8]  
庄子集解.[M].(清)王先谦集解;.上海书店.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