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质海岸挖槽回淤预测的沉积动力学途径——以杭州湾试挖槽为例

被引:10
作者
虞志英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挖槽回淤预测;沉积动力学;泥沙特性;杭州湾;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1999.05.006
中图分类号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在淤泥质河口、海岸地区,港池和航道开挖后,挖槽内外经历着冲淤交替过程,在挖槽中由于水流作用的弱化,使得槽内淤积增加而冲刷减少,并随槽内深度增加而产生净淤积(即回淤)。挖槽回淤的沉积动力学途径,是建立在对冲淤机理分析和冲淤过程的合理概化基础上,可以构造半经验的回淤预报公式,也可为冲淤数学模型提供合理的结构和参数,关键是采用水动力强度指标,即水流及波浪引起的底部切应力τ(或摩阻流速U)来界定冲淤发生的条件和衡量冲淤发生的规模;此外还必需分析和表达挖槽工程区域水体含沙量的时空分布;工程区沉积物的平面及柱状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指标、沉速、淤积切力、冲刷切力、固结过程、流变参数等的实验测定。本文以杭州湾试挖槽工程为实例,通过沉积动力学各项参数的取得,进行东槽、西槽两个试挖槽回淤预报的数值计算,取得了与实际观测相一致的结果,从而论证了挖槽回淤预报过程中进行沉积动力学途径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连云港淤泥质海床上波浪衰减研究──实验、观测及理论模型比较和评价 [J].
呼和敖德,周显初,李家春,黄振华,林缅,王剑峰,金镠,张袁备 .
海洋工程, 1994, (02) :68-77
[2]   连云港地区淤泥质海岸近岸带水体含沙量的横向分布 [J].
陈德昌 ;
金镠 ;
唐寅德 ;
虞志英 .
海洋与湖沼, 1989, (06) :544-553
[3]  
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吉余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