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根瘤菌胞外多糖缺陷型变种的分离及遗传分析

被引:3
作者
陈汉才
龙北国
宋鸿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关键词
根瘤菌; 转座子诱变; 胞外多糖合成; 遗传分析;
D O I
10.13345/j.cjb.1991.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转座子Tn5诱变,获得20株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09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缺陷型(EPS-deficient,Exo-)变种。这些变种仍都是原养型,在含不同的碳底物或不同浓度碳底物的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型态均无改变。与亲本菌相比,变种的EPS产量明显降低。所有变种未能在其宿主植物紫云英上结瘤。利用载体质粒pMN2,经Exo-变种与大肠杆菌受体菌交配,通过选择Tn5卡那霉素抗性标记的转移,构建成带有Tn5及菌株109多糖基因DNA片段的R-prime质粒。R-prime质粒能稳定地存在于菌株109中。大部分变种的Exo-表型能被R-prime质粒互补,但R-prime质粒未能使这些Exo-变种恢复有效结瘤的共生能力。根据互补结果,20株Exo-变种分为6种不同的互补群,其中5种互补群的多糖位点在遗传上是连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Law,I. J. et al. Planta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