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

被引:15
作者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课题组
邓希泉
张乐
董海军
方奕
胡献忠
蔡扬眉
陈晨
郭开元
机构
关键词
青年创业; 特别企划; 青年研究; 青年政治参与; 青少年犯罪团伙; 2010;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2.04.002
中图分类号
D432.6 [青年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新世纪头十年,对中国来说,既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新世纪成长发展的青年一代,烙上了新世纪的时代特征;2003年8月,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促进青年就业》的报告,对新世纪青年一代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训练有素的一代年轻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潜力"[1];同时对青年群体的社会作用赋予了更高的期望,"青年是今天——而不仅是明天的创造力量。建议不将青年人称作‘明天的领导者’,而称之为‘今天的伙伴’"[2]。
引用
收藏
页码:5 / 2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浅析择校与教育公平的实现 [J].
张瑜 .
现代教育科学, 2010, (04) :47-48
[2]   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百村调查 [J].
韩凯 ;
王宾 .
经济纵横, 2009, (08) :73-76
[3]   女性非正规就业:现状与对策 [J].
金一虹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6-10+91
[4]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 [J].
文东茅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05) :16-21
[5]   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 [J].
张玉林 ;
刘保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25-31
[6]  
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N]. 王保华,从春侠,黄永军,张虹.中国教育报. 2007 (003)
[7]  
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2011
[8]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2010
[9]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
[10]  
当代中国民生[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培林,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