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下蜀黄土红外释光地层年代学

被引:16
作者
赖忠平
周杰
夏应菲
汪永进
陈峻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江苏南京
[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关键词
下蜀黄土; 红外释光测年; 地层年代学; 东亚季风演化; 青藏高原隆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3 [地球年龄(地质纪年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下蜀黄土地层年代学对于理解季风环流时空格局演化及其与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关系十分重要。作者基于下蜀黄土红外释光测年和下蜀黄土及黄土高原洛川;剖面磁化率序列的对比分析,认为下蜀黄土第一层黄土层形成于末次冰期,最底部的黄土层与洛川的 L5相当。因而下蜀黄土应相当于黄土高原LS以来的风成堆积,其底界年代约为 500 ka。也就是说,在 500 ka左右黄土堆积的南界已达长江下游地区。这可能是因为其时青藏高原的隆升已到达一特殊高度,对东亚季风演化的影响成为一个转折点,加强了东亚季风的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An important stratigraphic boundary in dust accumulation, South China: evidence from magnetic susceptibility[J]. XIA Yingfei;WANG Yongjin;CHEN Jun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S1)
  • [2] 红外释光测年中黄土样品预热条件的确定
    赖忠平
    张景昭
    卢演俦
    [J]. 核技术, 1999, (10) : 609 - 612
  • [3] 九江地区网纹红土的时代
    蒋复初
    吴锡浩
    肖华国
    赵志中
    王苏民
    薛滨
    [J].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4) : 29 - 34
  • [4] Loess-paleosol sequence on Loess Plateau and uplift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J]. 吴锡浩,安芷生.Science in China,Ser.D. 1996(02)
  • [5] 青藏高原: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机与放大器──Ⅰ 新生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
    潘保田,李吉均,陈发虎
    [J]. 兰州大学学报, 1995, (03) : 120 - 128
  • [6] ESR在下蜀黄土测年中的尝试
    黎兴国
    何娟华
    李德生
    李立文
    [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3) : 86 - 91
  • [7] 中国东部的第四纪风尘堆积与季风变迁
    杨达源
    [J]. 第四纪研究, 1991, (04) : 354 - 360
  • [8] 南京附近下蜀黄土内腹足类化石的氨基酸外消旋年代测定
    王金权
    李立文
    [J]. 古生物学报, 1990, (04) : 490 - 498
  • [9] 南京下蜀黄土沉积时代的研究
    黄姜侬
    方家骅
    邵家骥
    杨达源
    [J]. 地质论评, 1988, (03) : 240 - 247
  • [10] 南京下蜀黄土沉积特征研究
    吴标云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 (02) : 113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