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延迟溶栓的实验研究

被引:4
作者
富路,王玉华,王刚,吴晓羽,黄永麟
机构
[1] 哈尔滨医大一院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0.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急性心肌梗塞延迟溶栓治疗(症状出现后6~24小时)是溶栓疗法中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随机将14只杂种家犬分成溶栓组及对照组,每组7只,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1/3交界处游离冠状动脉约1.0厘米,用电刺激器刺激冠状动脉外膜,使其血管内形成血栓。对照组血栓形成后24小时处死,取心肌行病理学及组织学检查;实验组血栓形成10小时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尿激酶1万u/kg),血栓形成后24小时处死。取心肌行病理学及组织学检查。实验动物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前后、溶栓前后,均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及心输出量测定、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实验组7例冠状动脉阻塞有6例溶栓后再通而对照组中无1例再通;②溶栓后心输出量(3.49±0.72)与溶栓前(2.77±0.58)及未溶栓组(2.81±0.30)相比显著增加(p<0.05);③溶栓后梗塞心肌的重量(0.78%)与对照组(10.3%)相比明显下降。结论:延迟溶栓可以使闭塞的血管再通,与不溶栓相比可以明显提高心输出量及减少梗塞心肌的面积。本文提示,至少可以将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时间延迟到症状出现后10小时。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