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苏北榴辉岩带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4
作者
杨东生
刘敬秀
于桂香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榴辉岩; 氧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涉及同位素的资料多限于对榴辉岩形成年代的测定,谢窦克仅报道了安徽境内岳西地区榴辉岩中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而研究整个榴辉岩带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报道至今都还没有出现过.本文将根据13个样品的氧同位素分析数据简要报道大别山-苏北榴辉岩带的氧同位素组成和温度特征,并初步讨论全岩δ18O值变化的原因及其在大地构造学上的某些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东南几条变质带中的氧同位素组成 [J].
谢窦克 .
岩石学报, 1993, (02) :125-135
[2]   中国东部中生代花岗岩长石铅同位素组成与铅同位素省划分 [J].
张理刚 ;
王可法 ;
陈振胜 ;
刘敬秀 ;
李之彤 .
科学通报 , 1993, (03) :254-257
[3]   中国华北、华南陆块碰撞时代的钐-钕同位素年龄证据 [J].
李曙光 ;
S. R. Hart ;
郑双根 ;
郭安林 ;
刘德良 ;
张国伟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 (03) :312-319
[4]  
High-pressure phengite decomposition in the Weissenstein eclogite; Münchberger Gneiss Massif; Germany.[J].G. Franz;S. Thomas;D. C. Smith.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86, 1
[5]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a upon garnet-clinopyroxene Fe-Mg exchange equilibria.[J].D. J. Ellis;D. H. Gree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79, 1
[6]  
中国东南岩石圈板块边界变质带.[M].谢窦克;郭坤一著;.地质出版社.1989,
[7]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M].郑淑蕙等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