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类型抗性组分的探索分析

被引:6
作者
余毓君
廖玉才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遗传教研室,华中农业大学遗传教研室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抗性组分; 抗病性遗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探索了一种较客观地反映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扩展性的方法——抗性组分分析法。对13个品种双列杂交的后代,按 Griffing 方法Ⅱ模式Ⅰ研究了6个抗性组分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各抗性组分真实存在,不同抗病品种阻止病菌扩展的方式不同;主穗轴发病和田间接种后15及25天的病级这三个组分可作为衡量品种抗扩展性的主要指标;利用抗性组分各具优点的亲本可以累积抗性基因。本方法为深入研究抗性遗传和筛选利用不同品种的抗病特点提供了新的依据。作者还讨论了抗性组分的不同表现可能受不同基因控制以及引入赤霉病慢发病性的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麦品种资源抗赤霉病性鉴定研究 [J].
全国小麦赤霉病研究协作组 .
作物品种资源, 1984, (04) :2-7
[2]   玉蜀黍赤霉对小麦品种致病力的测定方法和致病力的分化附视频 [J].
徐雍皋 ;
方中达 .
植物病理学报, 1982, (04) :55-59
[3]   小麦不同品种慢叶锈性的初步观察 [J].
何家泌 ;
董庆周 .
植物保护, 1981, (06) :10-11
[4]  
植物病理过程的遗传学和分子基础.[M].[英]范德普朗克(J·E· Vanderplank) 著;曾士迈 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