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一矿深部软岩巷道位移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16
作者
谢广祥 [1 ]
常聚才 [1 ]
张永将 [2 ]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关键词
深部软岩; 巷道围岩; 变形特征;
D O I
10.13199/j.cst.2009.12.10.xiegx.004
中图分类号
TD353 [巷道支护];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基于谢一矿望峰岗井-817 m消防材料库硐室的支护技术及地质条件,采用多点位移计及钻孔窥视仪实测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并结合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巷道深部围岩变形随掘出时间的增长具有阶段性,可分为变形移动剧烈阶段(10 d左右)、变形移动平缓阶段(1030 d)和变形移动相对稳定阶段(>30 d);巷道围岩松动圈、破坏区为动态发育过程,且顶板的松动圈范围及破坏区明显大于两帮。在变形相对稳定阶段初期,在实际施工中应采取滞后注浆的措施加固围岩,控制巷道深部围岩变形,抑制巷道围岩的破坏区进一步增大,保持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31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深部巷道围岩力学特征及其稳定性控制 [J].
常聚才 ;
谢广祥 .
煤炭学报, 2009, 34 (07) :881-886
[2]   深部巷道破坏特征和掘支技术的实践 [J].
王慧明 .
煤炭科学技术, 2008, (05) :28-30+55
[3]   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系统及其在深部巷道中的应用 [J].
康红普 ;
王金华 ;
林健 .
煤炭学报, 2007, (12) :1233-1238
[4]   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 [J].
何满潮 ;
谢和平 ;
彭苏萍 ;
姜耀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6) :2803-2813
[5]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研究 [J].
刘高 ;
聂德新 ;
韩文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6) :726-730
[6]  
巷道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及应用技术[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董方庭等著, 2001
[7]  
深井巷道矿山压力控制[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付国彬,姜志方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