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白绒山羊DGAT1基因外显子14多态性及其与部分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余刚
罗军
刘俊霞
韩雪峰
绳贺军
张丽娟
武会娟
曹艳红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PCR-SSCP; DGAT1基因; 多态性;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8.05.032
中图分类号
S827 [山羊];
学科分类号
0905 ;
摘要
【目的】探讨陕北白绒山羊DGAT1基因的SNPs及其与部分生长、胴体性状的相关性,为陕北白绒山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234只陕北白绒山羊的部分生长、胴体指标,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其DGAT1基因外显子14的多态性及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该座位存在一个突变位点(G→A),此SNPs导致甘氨酸(G)突变为谷氨酸(E);该群体的该位点有1对等位基因A和B以及3种基因型AA、AB和BB,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AA型为优势基因型,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AA型与BB型之间、AB型与BB型之间均在断奶重、周岁重、胸围和管围4个性状上差异极显著(P<0.01),但AA型与AB型之间在此4个性状上差异不显著(P>0.05);3种基因型间在其他性状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胸围上均表现为BB型>AA型>AB型,在断奶重、体高和管围上均表现为BB型>AB型>AA型。【结论】该基因的此突变位点与绒山羊育种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提高BB型的频率可望改善绒山羊的生长发育及胴体性状;DGAT1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也可作为绒山羊肉用性能的分子标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家畜育种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张沅主编, 2001
[2]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美)J.萨姆布鲁克(J.Sambrook)等著, 1992
[3]  
Estimation in vivo of the body and carcass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rowing lambs by real-time ultrasonography. Silva S R,Gomes M J,Dias-da-Silva A, et al. The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 2005
[4]  
Obesity resistance and multiple mechanis-ms of triglyceride synthesis in mice lacking Dgat. Steven J. Smith,Sylvaine Cases,Kalan R,et al. Nature Genetics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