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在村庄选举中的影响效力研究——基于甘肃省15个村庄的调查

被引:11
作者
韩国明 [1 ]
张恒铭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所
[2]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村委会选举; 影响效力;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50126.003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D621.4 [选举];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兴的农村组织,除了在经济领域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乡村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我国各地正在分批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基于甘肃省15个村庄村委会选举的调研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测度农民合作社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影响效力,利用对比差距法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对村委会选举的影响效力高于宗族势力,而"农民合作社+宗族"群体的加成效应使其影响效力更强,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影响村庄选举和乡村治理的重要新兴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离散力分析 [J].
任大鹏 ;
李琳琳 ;
张颖 .
中国农村观察, 2012, (05) :13-20+94
[2]   派系竞争:嵌入乡村治理的重要变量——基于浙江省四个村的调查与分析 [J].
卢福营 .
社会科学, 2011, (08) :69-76
[3]   分段线性隶属度函数确定的密度聚类方法 [J].
刘琪 ;
王少辉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8 (02) :57-58
[4]   专业合作社农民政治参与状况分析——基于浙江省示范合作社的调查 [J].
董进才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30 (09) :45-51
[5]   村庄派系的缘起、演变与功能——以浙江成化村为例 [J].
吴思红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1) :65-68
[6]   关于农民合作发生机制的文献综述 [J].
熊万胜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3 (04) :42-47+52
[7]   利益分化、宗族式微下的农村和谐公民政治发展 [J].
贡太雷 .
宁夏社会科学, 2007, (06) :22-24
[8]   村委会选举中的监督与侵权救济 [J].
刘晓炜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09) :1971-1973
[9]   中国农村派系竞争的利弊分析及对策建议 [J].
孙琼欢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2) :64-68+81
[10]   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竞争 [J].
孙琼欢 ;
卢福营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3) :69-72+81